第一章
"秀兰,你那些首饰就先放我这儿,建华要结婚了,正缺点像样的东西。"
赵母一脸理所当然地伸手就要去拿江秀兰刚打开的嫁妆箱。
江秀兰死死按住箱盖,心脏砰砰直跳。
这一幕,她太熟悉了。
前世就是从这一刻开始,她二十年的血汗钱,全部进了小叔子赵建华的口袋。而她,最后死在医院的走廊里,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。
"妈,这是我娘家给我的嫁妆。"江秀兰声音发颤,但语气坚决。
"嫁妆怎么了?嫁到我们赵家,你的东西就是我们赵家的!"赵母瞪圆了眼睛,"建华是你小叔子,帮衬一下怎么了?"
"我不同意。"
三个字,清清楚楚地从江秀兰嘴里蹦出来。
赵母愣住了,显然没想到平时温顺的儿媳妇今天会这么硬气。
"你说什么?"
"我说我不同意。"江秀兰站起身,紧紧抱着嫁妆箱,"这些东西是我爸妈给我的,凭什么给别人?"
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。
赵建国刚从外面回来,推门就听到这番对话,脸色一沉:"秀兰,你怎么跟我妈说话的?"
江秀兰看着丈夫,心里一阵苦涩。
前世的赵建国也是这样,永远站在母亲那边,从来不为她说一句话。她辛辛苦苦在纺织厂上班,每个月的工资都要上交给婆婆,说是贴补家用,实际上全部进了小叔子的腰包。
小叔子要结婚,她的嫁妆被拿去当彩礼。
小叔子要做生意,她的积蓄被掏空。
小叔子的孩子要上学,她连自己的孩子都养不起。
最后,她生病住院,需要钱动手术的时候,婆婆却说家里没钱,让她自己想办法。
她就这样活活拖死了。
死的时候,小叔子正在城里过着富足的生活,而她的儿子,也因为营养不良得了一身的病。
"建国,我们谈谈。"江秀兰看着丈夫,"我有话要跟你说。"
"有什么话不能当着我妈的面说?"赵建国皱起眉头。
"不能。"江秀兝坚决摇头,"这是我们夫妻之间的事。"
赵母听了更加愤怒:"什么夫妻之间的事?你嫁到我们赵家,就没有什么夫妻之间的事!都是一家人的事!"
"妈,您先出去吧。"赵建国看了看江秀兰的表情,感觉今天的妻子有些不对劲。
"建国,你可不能被这个女人给迷惑了!"赵母不甘心地瞪了江秀兰一眼,"她就是个外人,心眼坏着呢!"
等赵母出去后,江秀兰把嫁妆箱放在桌上,慢慢打开。
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几件金首饰,两块玉佩,还有一些银镯子。这些东西,是她爸妈省吃俭用攒下来的,专门给她做嫁妆的。
"建国,我问你一句话。"江秀兰看着丈夫,"在你心里,我和你弟弟,哪个更重要?"
赵建国愣了愣:"你怎么问这种问题?"
"你就说,哪个更重要?"
"都重要。"赵建国有些不耐烦,"秀兰,你今天到底怎么了?建华是我亲弟弟,他要结婚了,我们帮一把怎么了?"
江秀兰笑了,笑得眼泪都出来了。
果然,就算重生回来,有些人还是不会变的。
"建国,我告诉你,这些嫁妆,一件都不能给建华。"江秀兰擦掉眼泪,声音坚决,"如果你非要给,那我们就离婚。"
"离婚?"赵建国瞪大了眼睛,"你疯了?结婚第一天就说离婚?"
"我没疯,我清醒得很。"江秀兰合上嫁妆箱,"建国,我可以告诉你,建华不是什么好人。他游手好闲,好吃懒做,就算给他再多钱,他也不会有出息的。"
"你胡说什么?建华只是年轻,不懂事而已。"
"年轻?他都二十三了!"江秀兰冷笑,"别的男人二十三岁都能养家糊口了,他还要家里养着?"
赵建国脸色越来越难看:"秀兰,建华是我弟弟,你不能这么说他。"
"那我就不说了。"江秀兰抱起嫁妆箱,"但是我的东西,谁也别想动。"
说完,她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房间。
赵母正在堂屋里等着,看到江秀兰出来,立刻迎上前:"秀兰,你想通了?嫁妆拿出来吧,建华明天就要去提亲了。"
"我想通了。"江秀兰点点头,然后话锋一转,"我想通了我们不合适,我要回娘家。"
"什么?"赵母一把拦住她,"你说什么?"
"我说我要回娘家。"江秀兰推开她,"这个家我待不下去了。"
"你想都别想!"赵母急了,"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,你已经是我们赵家的人了!"
"那要看你们怎么对我。"江秀兰冷静地说道,"如果你们把我当外人,那我也没必要把自己当赵家人。"
赵父从地里干活回来,看到家里吵吵闹闹的,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。
"老头子,你快劝劝秀兰!"赵母急得直跺脚,"她不肯把嫁妆拿出来给建华用,还说要回娘家!"
赵父看了看江秀兰,又看了看儿子,皱起了眉头。
"秀兰,嫁妆的事咱们好商量,但是回娘家就不对了。"赵父的语气比较温和,"都是一家人,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?"
"爸,我尊重您。"江秀兰看着公公,"但是有些事情,我不能妥协。这些嫁妆是我爸妈给我的,不是给建华的。"
"可是建华要结婚......"
"建华结婚跟我有什么关系?"江秀兰打断了赵父的话,"我嫁到赵家,是给建国当媳妇的,不是给建华当嫂子的!"
这话说得太直白了,赵母当场就炸了:"你这个死丫头,说的什么话?建华是你小叔子,你不帮他帮谁?"
"我帮我自己!"江秀兰毫不示弱,"我的东西,我想给谁就给谁!"
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,赵建华回来了。
他一进门就感觉到气氛不对,看到江秀兰抱着嫁妆箱,眼神一亮:"嫂子,这就是你的嫁妆?让我看看有什么好东西?"
说着就要上手去抢。
江秀兰一个侧身躲开了,冷冷地看着他:"建华,这是我的东西,你最好别动。"
"嫂子说什么呢?"赵建华嬉皮笑脸地说道,"咱们是一家人,你的东西不就是我的东西吗?"
这句话,让江秀兰想起了前世的种种屈辱。
前世的她,就是被这种"一家人"的理论绑架了二十年,最后落得个惨死的下场。
"一家人?"江秀兰冷笑,"那你的工资呢?你的东西呢?也是我的吗?"
赵建华愣了愣,随即耍无赖道:"我是男人,将来要传宗接代的,当然不一样。"
"是吗?那我也是女人,将来要生孩子养孩子的,我的东西凭什么给你?"
这话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到了。
江秀兰在他们眼里,一直是个温顺听话的小媳妇,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牙尖嘴利了?
第二章
"江秀兰,你翅膀硬了是不是?"赵建华脸色一沉,"信不信我告诉我哥,让他休了你?"
"你去告诉啊。"江秀兰无所畏惧,"最好今天就把离婚证办了,省得我在这里受气。"
赵建国听到这话,终于坐不住了。
他虽然愚孝,但是也知道江秀兰是个好女人。长得漂亮,还有工作,这样的媳妇要是真的跑了,他上哪去找第二个?
"秀兰,你消消气。"赵建国走过来拉江秀兰的手,"建华不懂事,你别跟他一般见识。"
江秀兰甩开他的手:"我不是跟他一般见识,我是在保护我自己的权益。"
"什么权益不权益的,都是一家人,还分那么清楚干什么?"赵母不服气地嘟囔。
"就是要分清楚。"江秀兰看着婆婆,"妈,我问您一句话,您觉得我应该为这个家付出什么?"
赵母理所当然地说:"你是儿媳妇,当然要孝敬公婆,照顾丈夫,还要帮扶小叔子。"
"那建华呢?他应该为这个家付出什么?"
"建华是男人,将来要成家立业的,现在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。"
江秀兰点点头:"我明白了。就是说,我要无条件付出,他要无条件享受,是这个意思吧?"
"你这话说得,什么叫无条件享受?建华将来也会报答家里的。"
"那我问您,建华现在多大了?"
"二十三。"
"有工作吗?"
"......"赵母沉默了。
"有积蓄吗?"
"......"还是沉默。
"那他凭什么要我出嫁妆给他结婚?"江秀兰步步紧逼,"我今年十九岁,比他小四岁,我都能自己挣钱养活自己,他为什么不能?"
赵建华听得脸上挂不住了:"嫂子,你这是什么意思?看不起我是不是?"
"我不是看不起你,我是觉得你应该自立自强。"江秀兰看着他,"建华,你都二十三了,该找份工作了。"
"工作有什么好的?累死累活一个月就那么点钱。"赵建华不以为然,"我有更好的出路。"
"什么出路?"
"做生意啊!"赵建华眼睛一亮,"现在政策宽松了,做生意赚钱快。我已经看好了一个项目,就是缺点启动资金。"
江秀兰心里冷笑。
前世的赵建华就是这么说的,说要做生意,结果把家里的钱全部骗光了,最后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。
"什么项目?"江秀兰问道。
"倒卖粮食。"赵建华神秘兮兮地说道,"我有个朋友在县里的粮站工作,他说可以弄到便宜的粮食,然后我们转手一卖,一袋子就能赚好几块钱。"
江秀兰心里一沉。
这不是做生意,这是投机倒把!在这个年代,投机倒把是要被抓起来的!
前世的赵建华就是因为倒卖粮食被抓了,家里花了大量的钱才把他捞出来。而那笔钱,大部分都是她出的。
"建华,这种事不能做。"江秀兰严肃地说道,"这是投机倒把,要坐牢的。"
"嫂子你懂什么?"赵建华不耐烦地摆摆手,"现在政策变了,做生意不犯法了。"
"倒卖粮食犯法。"江秀兰坚决地说道,"这种钱不能赚。"
"你管得着吗?"赵建华恼怒了,"我做什么生意,需要你同意吗?"
"当然不需要我同意。"江秀兰冷静地说道,"但是如果你要用我的钱,那就需要我同意。"
"什么你的钱?"赵母又开始发飙了,"你嫁到我们家,你的钱就是我们家的钱!"
"那好,既然是我们家的钱,那建华做生意亏了,也应该由我们家承担吧?"江秀兰看着婆婆,"如果建华被抓了,罚款也应该由我们家出吧?"
这话把赵母问住了。
她只想着让江秀兰出钱,从来没想过要承担风险。
"建华不会被抓的。"赵母嘴硬道。
"那万一呢?"江秀兰继续追问,"万一被抓了怎么办?万一亏本了怎么办?"
赵母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。
江秀兰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,最后把目光落在了丈夫身上。
"建国,我最后问你一次。"她的声音很平静,但是眼神很坚决,"这些嫁妆,给不给建华?"
赵建国左右为难。
一边是母亲和弟弟,一边是妻子。他夹在中间,进退两难。
"秀兰,要不你先借给建华一部分?等他赚了钱就还给你。"赵建国试图和稀泥。
"不借。"江秀兰毫不犹豫地拒绝了,"一分钱都不借。"
"你......"赵建国急了,"秀兰,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?"
"我不讲道理?"江秀兰冷笑,"那你们讲道理吗?我的嫁妆凭什么给别人用?"
"建华是你小叔子!"
"小叔子怎么了?小叔子就能拿我的东西吗?"江秀兰提高了声音,"建国,我告诉你,我是嫁给你的,不是嫁给你们全家的!我有义务孝敬公婆,但是我没有义务养活小叔子!"
这话说得很重,把所有人都震住了。
在这个年代,很少有女人会说出这样的话。
大部分女人嫁人之后,都会默默承受各种不公,认为这是命运。
但是江秀兰不一样,她已经死过一次了,她知道妥协的下场是什么。
"江秀兰,你反了你!"赵母气得浑身发抖,"我们赵家怎么娶了你这么个搅家精!"
"搅家精?"江秀兰笑了,"妈,我搅什么了?我保护自己的财产,有错吗?"
"你就是搅家精!"赵母指着她骂道,"你一来我们家就不安宁了!"
"那是因为你们一开始就想占我便宜。"江秀兰毫不示弱,"如果你们把我当自己人看待,会有这些矛盾吗?"
"我们没把你当自己人?我们让你嫁到我们家,还不够把你当自己人吗?"
"让我嫁到你们家,是因为你们需要一个免费的保姆和提款机。"江秀兰的话越来越尖锐,"你们从来没有把我当成赵建国的妻子,只是把我当成一个工具。"
这话戳到了赵母的痛处,她气得抬手就要打江秀兰。
江秀兰眼疾手快,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。
"妈,我尊重您是长辈,但是您不能打我。"江秀兰的眼神很冷,"我不是您的出气筒。"
赵母被她的眼神吓到了,下意识地退了一步。
这个儿媳妇怎么变得这么可怕?
"建国,你还愣着干什么?还不快管管你媳妇?"赵母求助地看向儿子。
赵建国走上前来,想要劝解,但是江秀兰先开口了。
"建国,我们谈谈。"她看着丈夫,"单独谈。"
这一次,赵建国没有拒绝。
他能感觉到,今天的江秀兰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。如果处理不好,这个婚可能真的要出问题。
第三章
两人来到后院,江秀兰坐在石阶上,赵建国站在一旁。
夜色已经降临,院子里只有一盏昏暗的灯泡在摇摆。
"建国,我问你,你爱我吗?"江秀兰突然开口。
赵建国愣了愣:"你问这个干什么?"
"你就说爱不爱。"
"爱...爱的。"赵建国有些不自然,"要不然我怎么会娶你?"
"那你为什么不保护我?"江秀兰看着他,"从我进门开始,你妈就想要我的嫁妆,你说过一句话为我辩护吗?"
赵建国张了张嘴,说不出话来。
"你没有。"江秀兰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,"你不但没有保护我,还指责我不懂事。"
"秀兰,我妈她就是那个脾气,你让让她不行吗?"
"让她?我让了,然后呢?"江秀兰冷笑,"让了一次还有第二次,第三次。建国,你告诉我,我要让到什么时候?"
赵建国沉默了。
他其实心里也知道,母亲这次要得有些过分了。嫁妆是女方的私人财产,确实不应该拿去给弟弟用。
但是他从小就被教育要孝顺,要照顾弟弟,这些观念已经深深地烙在他心里了。
"秀兰,要不这样,嫁妆的事我们以后再说,你先别生气了。"赵建国试图安抚妻子。
"以后再说?"江秀兰摇摇头,"建国,有些事情不能拖。你今天不表态,这个问题永远解决不了。"
"你想让我怎么表态?"
"很简单。"江秀兰站起身,直视着丈夫的眼睛,"你告诉你妈和你弟弟,我的嫁妆谁都不能动。如果他们不同意,我们就离婚。"
"离婚?"赵建国惊呆了,"秀兰,你怎么动不动就说离婚?"
"因为这是我的底线。"江秀兰的声音很坚决,"建国,我可以为了这个家付出很多,但是我不能被人当傻子欺负。"
赵建国看着妻子坚决的表情,心里开始动摇了。
他虽然愚孝,但不是傻子。他知道江秀兰是个好女人,如果真的因为这件事离婚了,他肯定会后悔的。
"那...那我去跟我妈说说。"赵建国最终妥协了。
"不是说说,是明确表态。"江秀兰强调道,"你要让她知道,在这件事上,你是站在我这边的。"
赵建国点点头,转身往房子里走。
江秀兰没有跟进去,她在院子里静静地等待。
很快,房子里就传来了争吵声。
赵母的声音最大:"建国,你被那个狐狸精迷了心窍了?为了她连妈都不要了?"
赵建国的声音有些无奈:"妈,嫁妆本来就是人家的东西,我们这样要不合适。"
"什么合适不合适的?她嫁到我们家,她的东西就是我们家的东西!"
"妈,您别这么说。秀兰是我媳妇,不是我们家的佣人。"
"她当然是我们家的佣人!我们养她,她就要为我们家服务!"
听到这话,江秀兰心里一阵冰凉。
果然,赵母从来没有把她当成家人看待。
"妈,您这话说得太过分了。"赵建国终于忍不住了,"秀兰也是有工作的,她不需要我们养。"
"那又怎么样?她嫁到我们家,就要听我们家的安排!"
"如果她不听呢?"赵建国问道。
"不听就休了她!"赵母毫不犹豫地说道,"这种不孝顺的媳妇,要她干什么?"
"休了我,然后呢?"江秀兰推门进去,冷冷地看着赵母,"然后你们再找一个免费保姆?"
看到江秀兰进来,房间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。
"江秀兰,你怎么偷听?"赵建华指着她骂道。
"我没有偷听,我是光明正大地听。"江秀兰坦然地说道,"反正你们说的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话。"
"你......"赵建华被怼得说不出话来。
江秀兰看了看在场的所有人,最后把目光落在了赵建国身上。
"建国,你听到你妈刚才说的话了吗?"她问道。
赵建国点点头,脸色有些难看。
"她说我是佣人,说要休了我。"江秀兰继续说道,"你觉得她说得对吗?"
赵建国张了张嘴,最终摇了摇头:"不对。"
"那你站在谁的立场上?"
这是最关键的问题,也是决定这个婚姻能否继续下去的问题。
赵建国看了看母亲,又看了看妻子,内心在激烈地斗争。
一边是从小到大的孝道观念,一边是对妻子的感情。
"我......"他犹豫着,不知道该怎么选择。
"建国,你可想清楚了。"赵母威胁道,"你要是敢站在外人那边,我就断绝母子关系!"
"妈,秀兰不是外人,她是我媳妇。"赵建国终于做出了选择,"这次嫁妆的事,我站在秀兰这边。"
"什么?"赵母不敢置信地瞪着儿子,"你说什么?"
"我说,嫁妆是秀兰的,谁都不能动。"赵建国的声音越来越坚决,"包括建华在内。"
"你...你这个孽子!"赵母气得浑身发抖,"为了一个外人,连亲妈都不要了!"
"妈,您别说了。"赵建国走到江秀兰身边,"秀兰是我媳妇,不是外人。"
江秀兰看着丈夫,心里涌起一阵暖流。
虽然他选择得很艰难,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她。
"建国,你会后悔的!"赵母指着儿子骂道,"这种女人留不得,早晚会害了你!"
"妈,您别这么说秀兰。"赵建国护在妻子身前,"她是个好女人。"
"好女人?好女人会不孝敬公婆吗?好女人会不帮助小叔子吗?"
"妈,秀兰没有不孝敬您。"赵建国据理力争,"她只是不想把自己的嫁妆给别人用,这很正常。"
"正常个屁!"赵建华也跳了出来,"哥,你被这个女人洗脑了!她就是个自私的女人!"
"建华,你给我闭嘴!"赵建国第一次对弟弟发火,"你都二十三了,还要嫂子出钱给你结婚?你不嫌丢人吗?"
这话把赵建华说愣了。
从小到大,哥哥从来没有这样训斥过他。
"哥......"
"别叫我哥!"赵建国冷着脸说道,"你要是个男人,就自己出去挣钱娶媳妇!别老想着占别人便宜!"
"我......"赵建华委屈得要哭了,"哥,我是你亲弟弟啊!"
"正因为你是我亲弟弟,我才要说你!"赵建国看着弟弟,"建华,你什么时候能自立自强,什么时候再回来!"
说完,他拉着江秀兰就要离开。
"站住!"赵母大喊一声,"建国,你要是走了,就别再回这个家!"
赵建国脚步一顿,但是没有回头。
"妈,您好好想想吧。"他的声音有些颤抖,"我们是去县里住几天,等您想通了,我们再回来。"
说完,他真的拉着江秀兰离开了。
院子里,只剩下赵母和赵建华两个人,都呆呆地站在那里。
他们没想到,一向孝顺的赵建国,会为了媳妇跟家里翻脸。
第四章
江秀兰跟着赵建国走出了赵家的院子,心情复杂。
她没想到,赵建国居然会在关键时刻选择站在她这边。
前世的赵建国可不是这样的,那时候他一直到死都没有真正为她说过话。
"建国......"江秀兰想说些什么,但是被赵建国打断了。
"秀兰,对不起。"赵建国停下脚步,转过身看着妻子,"是我没有保护好你。"
江秀兰愣了愣,她没想到赵建国会道歉。
"我从小就被教育要孝顺,要照顾弟弟。"赵建国继续说道,"所以我总是想着让你委屈一点,让让他们。但是我今天发现,我错了。"
"哪里错了?"江秀兰轻声问道。
"我不应该让你无条件地付出。"赵建国认真地说道,"你也是人,也有自己的感受和需要。我不能因为孝顺就忽略了你。"
这话说得江秀兰眼眶有些发热。
前世的她,就是希望能听到这样的话。
"建国,你不后悔吗?"她问道,"为了我跟家里闹翻,你不后悔吗?"
"不后悔。"赵建国摇摇头,"秀兰,你是我媳妇,我应该保护你。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,我还算什么男人?"
江秀兰笑了,笑得眼泪都出来了。
"我们去哪里住?"她问道。
"我在县里有个朋友,可以先在他那里住几天。"赵建国想了想,"等我妈消气了,我们再回去。"
"你觉得你妈会消气吗?"
这个问题让赵建国沉默了。
他了解自己的母亲,她是个非常固执的人,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。
"那我们就不回去了。"江秀兰突然说道。
"什么?"赵建国惊讶地看着她。
"我说,我们就不回去了。"江秀兰认真地说道,"建国,我们在县里安个家吧。"
"可是......我们的工作都在村里。"
"我可以调到县里的纺织厂。"江秀兰已经想好了,"你也可以在县里找份工作。"
赵建国犹豫了。
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村子,对他来说是个很大的决定。
"建国,我不是要离间你和家人的关系。"江秀兰看出了他的犹豫,"我只是觉得,我们需要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。"
"在你家里,我永远都是外人。你妈看我不顺眼,你弟弟想占我便宜,这样下去,我们的婚姻迟早会出问题的。"
赵建国知道妻子说得有道理。
今天的事情就是个证明,如果他们继续住在老家,类似的矛盾还会不断出现。
"那我们就在县里安家。"赵建国最终下了决心,"我去找份工作,我们好好过日子。"
江秀兰高兴地抱了抱丈夫。
这是她重生以来,第一次感到真正的希望。
两人走到村口,准备搭车去县里。
这时候,身后传来了脚步声。
"哥!嫂子!你们等等!"
是赵建华追出来了。
江秀兰皱起眉头,这个小叔子又想干什么?
"建华,你来干什么?"赵建国停下脚步。
"哥,你们真的要走吗?"赵建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,"就为了这点小事,值得吗?"
"小事?"江秀兰冷笑,"你觉得这是小事?"
"不就是几件首饰吗?"赵建华不以为然,"又不是要不还了,我借用一下怎么了?"
"借用?"江秀兰问道,"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还?"
"等我赚了钱就还。"
"你准备怎么赚钱?倒卖粮食吗?"
赵建华愣了愣:"嫂子,你怎么知道?"
"我不但知道你要倒卖粮食,我还知道你会被抓。"江秀兰冷冷地说道。
"胡说!"赵建华不服气,"我朋友说了,现在政策宽松了,做生意不违法。"
"倒卖粮食违法。"江秀兰坚决地说道,"建华,我劝你别做这种事,会出人命的。"
"你吓唬谁呢?"赵建华嗤之以鼻,"嫂子,你就是不想借钱给我,找的借口而已。"
"我没有义务借钱给你。"江秀兰直言不讳,"建华,你都二十三了,该自己养活自己了。"
"我是你小叔子!"
"小叔子怎么了?小叔子就应该啃老吗?"江秀兰反问道,"建华,你看看村里其他二十三岁的男人,哪个不是自己挣钱养家的?"
这话把赵建华问住了。
村里同龄的男人,确实都有自己的工作和收入。
"我...我只是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工作。"赵建华嘴硬道。
"合适的工作?"江秀兰冷笑,"你挑三拣四,这个嫌累,那个嫌工资少,什么工作对你来说都不合适。"
"我......"
"建华,我最后劝你一句话。"江秀兰看着小叔子,"趁年轻,学门手艺,找份正经工作。别总想着投机取巧,天上不会掉馅饼的。"
说完,她拉着赵建国继续往前走。
"嫂子!"赵建华在身后喊道,"你真的这么绝情吗?"
江秀兰头也不回:"我不是绝情,我是在救你。"
车来了,两人上了车。
透过车窗,江秀兰看到赵建华还站在路边,一脸的不甘心。
"秀兰,建华他......毕竟是我弟弟。"赵建国有些于心不忍。
"建国,我问你,如果我们帮了建华这次,下次他还会来找我们吗?"江秀兰看着丈夫。
赵建国想了想,点点头:"会的。"
"那如果我们一直帮下去,他什么时候能自立?"
赵建国沉默了。
他心里其实也知道,弟弟已经被家里惯坏了。如果不改变,他永远不会自立。
"可是,他如果真的去倒卖粮食......"
"那是他的选择。"江秀兰打断了丈夫的话,"建国,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我们不能总是替他承担后果。"
车子开动了,村子渐渐远去。
江秀兰看着窗外的景色,心里既有解脱的轻松,也有对未来的期待。
这一次,她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第五章
县城并不大,但对于从农村来的江秀兰和赵建国来说,已经算是繁华的大地方了。
赵建国的朋友叫李军,在县里的汽车站工作。听说老同学要在县里暂住,很爽快地答应了。
"建国,怎么突然想到县里来了?"李军一边帮忙搬东西,一边好奇地问道。
"和家里有点矛盾,出来避避风头。"赵建国不好意思细说。
李军也不追问,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小房间。
当天晚上,江秀兰就开始计划在县里的新生活。
"建国,我明天去纺织厂打听一下,看能不能调过来。"她对丈夫说道。
"那我也去找找工作。"赵建国点点头,"我们总不能一直住在老李家里。"
第二天一早,江秀兰就去了县纺织厂。
厂长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女人,姓王。听说江秀兰想调过来,很热情地接待了她。
"小江,你在村里的纺织厂工作多久了?"王厂长问道。
"三年了。"江秀兰回答,"我是纺织技校毕业的,有技术证书。"
王厂长翻看着江秀兰的证件,眼睛一亮:"你还是技校的优秀毕业生?"
"是的。"江秀兰点点头。
在这个年代,技校毕业生是很受欢迎的。尤其是优秀毕业生,更是各个工厂争抢的人才。
"小江,我们厂正好缺个技术员。"王厂长放下证件,"你要是愿意来,我可以给你办调动手续。"
"真的吗?"江秀兰喜出望外,"那工资呢?"
"比你现在的工资高五块钱。"王厂长笑着说道,"另外,我们厂还有宿舍,可以分给你们小夫妻一间。"
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!
江秀兰激动地握住王厂长的手:"王厂长,太谢谢您了!"
"别客气,我们是互相需要。"王厂长爽朗地笑着,"你什么时候能来上班?"
"调动手续办好就来。"
"那我现在就给你们村里的厂打电话,争取这个星期就把手续办好。"
走出纺织厂,江秀兰心情大好。
她没想到在县里找工作会这么顺利。
回到李军家,赵建国也带回了好消息。
"秀兰,我找到工作了!"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道。
"真的吗?什么工作?"
"县里的建筑队,做木工。"赵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,"工资比在村里高不少呢。"
"太好了!"江秀兰高兴地抱住丈夫,"我也找到工作了,县纺织厂还给我们分宿舍呢!"
两人高兴得像孩子一样,李军在一旁看着,也替他们高兴。
"看来你们要在县里扎根了。"李军笑着说道,"那我得恭喜你们了。"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了敲门声。
李军去开门,门外站着的竟然是赵父。
"叔叔,您怎么来了?"赵建国惊讶地站起身。
赵父脸色凝重地走进屋里,看了看江秀兰,又看了看儿子。
"建国,你跟我回家。"他开门见山地说道。
"爸,怎么了?"赵建国感觉到气氛不对。
"建华出事了。"赵父坐下来,重重地叹了口气。
江秀兰心里一紧,该来的还是来了。
"出什么事了?"赵建国急忙问道。
"他真的去倒卖粮食了,昨天被抓了。"赵父的声音很沉重,"现在关在派出所里,说要罚款五百块钱。"
五百块钱!
在这个年代,这可是一笔巨款。
赵建国脸色一下子白了:"那怎么办?"
"你妈让我来找你们,想想办法凑点钱。"赵父看向江秀兰,"秀兰,你那些首饰......"
"爸,我早就说过了,建华做这种生意会出事的。"江秀兰冷静地说道,"现在出事了,后果应该由他自己承担。"
"可是他是你小叔子啊!"赵父着急地说道,"你忍心看着他在牢里受罪吗?"
"爸,不是我忍心不忍心的问题。"江秀兰看着公公,"是建华自己选择做违法的事情,他就要承担后果。"
"你这个女人怎么这么冷血?"赵父气得拍桌子,"建华还年轻,不懂事,难道就这样毁了他的一生吗?"
"年轻?不懂事?"江秀兰冷笑,"爸,建华都二十三岁了,还不知道什么是违法吗?"
"他...他就是一时糊涂......"
"一时糊涂?"江秀兰打断了公公的话,"那他糊涂的时候,为什么没人阻止他?为什么还要我出钱支持他?"
这话把赵父问住了。
确实,当时家里人都知道建华要做生意,但是没有人去了解具体是什么生意。
"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,说这些还有什么用?"赵父无奈地说道,"当务之急是把建华救出来。"
"那您准备怎么救?"江秀兰问道。
"用你的嫁妆啊!"赵父理所当然地说道,"那些首饰卖了,正好够罚款的。"
"凭什么?"江秀兰直接拒绝,"那是我的嫁妆,不是救命钱。"
"秀兰!"赵父怒了,"你怎么能这么自私?"
"我自私?"江秀兰也怒了,"我自私什么了?我保护自己的财产叫自私吗?"
"建华是你小叔子,你应该帮他!"
"我为什么应该帮他?"江秀兰质问道,"他做错了事,凭什么要我承担后果?"
赵父被问得哑口无言。
这时候,赵建国开口了:"爸,建华的事......"
"建国,你不要说话。"江秀兰打断了丈夫,"这件事你不要管。"
"可是建华是我弟弟......"
"正因为他是你弟弟,你才不应该一直纵容他!"江秀兰看着丈夫,"建国,你想想,如果我们这次又帮了他,他下次还会长记性吗?"
赵建国沉默了。
他心里明白妻子说得有道理,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难以割舍。
"爸,要不这样。"赵建国想了想,"我去找朋友借点钱,先把建华保出来。"
"你借得到五百块钱吗?"赵父质疑道。
"我...我尽力试试。"
江秀兰看着丈夫,心里很复杂。
她知道赵建国借不到这么多钱,但是她也理解他作为哥哥的心情。
"建国,你要是借钱救建华,那以后这个债怎么还?"她问道。
"我...我慢慢还。"
"你一个月工资多少钱?除去生活费,能剩多少?"江秀兰步步紧逼,"五百块钱,你要还多少年?"
赵建国算了算,脸色更白了。
按照他的收入,除去基本生活费,最少要十年才能还清这笔债。
"可是......"
"没有可是。"江秀兰坚决地说道,"建国,我们刚刚在县里有了新的开始,不能因为这件事毁了我们的未来。"
第六章
赵父看着儿子儿媳的争执,心里也是五味杂陈。
他知道江秀兰说得有道理,但是小儿子现在被关在派出所里,他怎么能不管呢?
"秀兰,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。"赵父的语气软了下来,"以前是我们不对,总想着占你便宜。但是现在建华真的出大事了,你就帮这一次行不行?"
"帮这一次,还有下一次。"江秀兰摇摇头,"爸,您觉得建华这次被抓,会真的长记性吗?"
赵父沉默了。
他了解自己的小儿子,确实是个不知道吸取教训的人。
"那你说怎么办?就这样看着建华在牢里受罪?"
"不是看着他受罪,是让他自己承担后果。"江秀兰冷静地分析,"爸,建华这次被抓,正好是个教训。如果我们总是替他收拾烂摊子,他永远不会真正长大。"
"可是五百块钱......"
"五百块钱确实很多,但这是他应该付出的代价。"江秀兰看着公公,"爸,您想想,如果这次我们又救了他,他下次会不会更加肆无忌惮?"
赵父被说得哑口无言。
他心里知道儿媳妇说得对,但是感情上接受不了。
"那建华怎么办?真的让他在牢里待着?"
"不是让他待着,是让他自己想办法。"江秀兰建议道,"他不是说要做生意吗?那就让他用做生意的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。"
"他一个人能想什么办法?"
"那就说明他根本就没有做生意的能力。"江秀兰毫不客气地说道,"一个连自己的烂摊子都收拾不了的人,还谈什么做生意?"
这话说得很重,但确实戳中了要害。
赵建国在一旁听着,心里也开始动摇了。
妻子说得确实有道理,建华这次如果不吃点苦头,可能真的永远不会长大。
"爸,要不这样。"赵建国想了想,"我们先不管建华,看他自己能不能想到办法。如果实在没办法,我们再考虑帮他。"
"这样不好吧?"赵父犹豫道。
"爸,您想想,建华平时总说自己有本事,有门路。"江秀兰接过话头,"既然他这么有本事,那就让他自己证明一下。"
赵父想了很久,最终点了点头:"那就再等等看吧。"
当天晚上,赵父留在了李军家过夜。
第二天一早,村里的邻居就来报信了。
"老赵,你家建华自己交罚款出来了!"邻居兴奋地说道。
"什么?"赵父惊讶地瞪大眼睛,"他哪来的钱?"
"听说是他那个在粮站工作的朋友帮的忙。"邻居解释道,"那个朋友也被抓了,但是他家里有钱,交了罚款就出来了。建华跟着也出来了。"
江秀兰在一旁听着,心里冷笑。
果然和前世一样,建华总是有办法脱身。但是这种办法都是有代价的。
"那建华现在在哪?"赵父急忙问道。
"在家里呢,不过看起来很狼狈。"
赵父听了,立刻要回去看儿子。
"爸,您先别急着回去。"江秀兰叫住了公公,"您想想,建华这次是怎么出来的?"
"他朋友帮的忙啊。"
"那他朋友为什么要帮他?"江秀兰继续问道,"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他朋友肯定是有条件的。"
赵父愣了愣,确实想到了这个问题。
"那你觉得会有什么条件?"
"不知道,但肯定不会是好事。"江秀兰摇摇头,"爸,建华这种人,总是喜欢占小便宜,但是占来占去,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。"
正说着,又有人来报信了。
"老赵,不好了!建华又被抓了!"
"什么?"赵父一下子站起来,"怎么回事?"
"听说是他朋友要他做伪证,说那批粮食不是倒卖的,是正常交易。"来人气喘吁吁地说道,"结果被发现了,现在不光是投机倒把,还加了个伪证罪。"
江秀兰心里叹了口气。
建华就是这样,每次都以为自己很聪明,结果总是聪明反被聪明误。
"这下怎么办?"赵父六神无主。
"爸,现在您还觉得建华是个做生意的料吗?"江秀兰看着公公。
赵父沉默了。
小儿子的表现确实让他失望。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问题,还把事情越搞越糟。
"那现在怎么办?伪证罪比投机倒把严重多了。"赵父担心地说道。
"让他自己承担后果。"江秀兰冷静地说道,"爸,这次谁也救不了他了。他必须在牢里待够时间,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。"
赵建国在一旁也觉得弟弟这次是真的无可救药了。
"爸,秀兰说得对。"他支持妻子的观点,"建华这次必须自己承担后果。"
赵父听了,重重地叹了口气。
他知道,这次真的没有办法了。
"那我回去跟你妈说一声。"赵父站起身,"这件事就这样吧,让建华自己在里面好好反思。"
送走了赵父,江秀兰和赵建国终于可以安心在县里开始新生活了。
一个星期后,江秀兰的调动手续办好了,正式成为县纺织厂的技术员。
赵建国也在建筑队正式上班,工资比在村里高了不少。
两人搬进了厂里分配的宿舍,虽然不大,但干净整洁,比在村里的生活条件好多了。
"秀兰,你说我们这样做对吗?"一天晚上,赵建国躺在床上,看着天花板问道。
"什么对不对?"江秀兰靠在他肩膀上。
"建华的事。我们真的不管他了?"
江秀兰想了想:"建国,我问你,如果我们一直这样管下去,建华什么时候能真正长大?"
"不知道。"
"那就对了。"江秀兰轻抚着丈夫的胸膛,"建国,有些路必须让他自己走。我们不能保护他一辈子。"
赵建国点点头,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。
"而且,我们现在在县里生活得很好,为什么要为了他破坏我们的幸福呢?"
"你说得对。"赵建国抱紧了妻子,"秀兰,谢谢你。"
"谢我什么?"
"谢谢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对的。"赵建国在她额头上轻吻了一下,"如果没有你,我可能一辈子都会被家里绑架。"
江秀兰听了,心里涌起一阵暖流。
这种被理解、被支持的感觉,是她前世从未体验过的。
第七章
在县里安定下来两个月后,江秀兰的肚子有了动静。
这让夫妻俩都很兴奋,他们决定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。
"秀兰,我们是不是应该告诉家里这个好消息?"赵建国摸着妻子微微隆起的肚子,满脸幸福。
"告诉谁?"江秀兰反问。
"我爸妈啊,他们知道了一定很高兴。"
江秀兰想了想,点了点头:"可以告诉爸,但是先别告诉你妈。"
"为什么?"
"你妈知道了,肯定又要来指手画脚。"江秀兰摇摇头,"建国,我现在怀孕了,不想再有什么矛盾和争吵。"
赵建国想想也对,母亲的脾气他太了解了。
这段时间因为建华的事,她一直在生气,如果知道江秀兰怀孕了,说不定又要来县里找麻烦。
"那我们等孩子生下来再说。"赵建国同意了妻子的建议。
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。
一个月后,赵母就知道了江秀兰怀孕的消息。
那天下午,江秀兰刚下班回到宿舍,就看到赵母坐在门口的台阶上。
"妈,您怎么来了?"江秀兰心里一沉,但脸上还是保持着客气。
赵母看到江秀兰明显隆起的肚子,眼神变得复杂起来。
"你怀孕了?"她问道。
"是的。"江秀兰没有否认。
"怀了多久了?"
"三个多月了。"
赵母站起身,围着江秀兰转了一圈,突然说道:"看肚子的形状,应该是个男孩。"
江秀兰没有接这个话茬。
"妈,您进屋坐吧,建国马上就下班了。"
进了屋子,赵母四处打量着,脸上的表情很不满意。
"就这么小的房子?孩子生下来住得下吗?"她挑剔地说道。
"现在够住了。"江秀兰平静地回答,"等孩子大了,我们会想办法换大一点的房子。"
"换房子要钱,你们有钱吗?"赵母继续挑剔,"在县里生活,处处都要花钱。不像在村里,自己种菜种粮,什么都不用买。"
江秀兰听出了婆婆话里的意思,她是想劝他们搬回村里。
"妈,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。"江秀兰客气但坚决地说道,"而且工作也稳定,孩子将来上学也方便。"
"什么方便不方便的?"赵母不以为然,"在村里不一样上学?再说了,我们赵家的孩子,从来不缺人照看。"
江秀兰心里冷笑。
赵家的孩子确实不缺人照看,但照看的方式就是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。
看看赵建华就知道了,被"照看"成什么样子了。
"妈,谢谢您的关心,但是我们打算在县里定居。"江秀兰委婉但坚决地拒绝了。
赵母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。
"江秀兰,你别以为怀了孩子就可以为所欲为!"她指着江秀兰说道,"这孩子姓赵,是我们赵家的种!"
"是的,孩子姓赵。"江秀兰点点头,"但是孩子是我和建国的,不是整个赵家的。"
"什么叫不是整个赵家的?"赵母怒了,"孩子生下来,我是奶奶,我没有权利照看我的孙子吗?"
"您当然有权利看孙子,但是您没有权利决定我们的生活方式。"江秀兰据理力争。
正说着,赵建国回来了。
看到母亲坐在屋里,而妻子脸色不太好看,他就知道又起冲突了。
"妈,您怎么来了?"赵建国放下工具,有些无奈地问道。
"我来看看我的儿媳妇,看看我将来的孙子,不行吗?"赵母阴阳怪气地说道。
"当然行。"赵建国坐在两人中间,试图缓和气氛,"妈,您吃饭了吗?我去做饭。"
"别忙了。"赵母摆摆手,"我是来跟你们商量事情的。"
"什么事?"
"搬回家的事。"赵母直截了当地说道,"秀兰怀孕了,需要人照顾。在县里人生地不熟的,出了事怎么办?"
赵建国看了看妻子,又看了看母亲,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。
"妈,我们在这里生活得挺好的......"
"好什么好?"赵母打断了儿子的话,"住这么小的房子,孩子生下来连个像样的房间都没有。"
"等孩子生下来,我们会想办法换房子的。"赵建国解释道。
"换房子要花多少钱你知道吗?"赵母开始算账,"在县里买房子,最少也要几千块钱。你们现在有几千块钱吗?"
这个问题确实戳中了要害。
赵建国和江秀兰的积蓄加起来,也就几百块钱,距离买房子还差得很远。
"我们可以慢慢存钱。"江秀兰说道。
"慢慢存?孩子等得了吗?"赵母步步紧逼,"再说了,你们两个人的工资,除去生活费,一个月能存多少钱?"
江秀兰算了算,确实存不了多少钱。
在这个年代,工资普遍不高,而县里的生活成本又比村里高出不少。
"妈,您的意思是......"赵建国试探性地问道。
"我的意思很简单,搬回家里来。"赵母说道,"家里房子大,孩子有地方住。而且有我和你爸照看,你们也放心。"
江秀兰心里一阵恶寒。
让赵母照看孩子?那孩子不得被惯成第二个赵建华?
"妈,我们还是在县里生活吧。"江秀兰坚决地说道,"房子的事我们会想办法解决。"
"你能想什么办法?"赵母冷笑,"难道你还能变出钱来不成?"
这时候,江秀兰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。
"妈,我确实有办法。"她看着婆婆,"我可以把我的嫁妆卖了,用这笔钱付房子的首付。"
赵母愣了愣,显然没想到江秀兰会想到这个办法。
"那些首饰能卖多少钱?"她下意识地问道。
"差不多够首付了。"江秀兰胸有成竹地说道,"剩下的钱我们可以贷款,慢慢还。"
赵母的脸色变得很难看。
她一直想要江秀兰的嫁妆,但是没想到江秀兰会用嫁妆买房子。
这样一来,那些首饰不但她得不到,连建华也得不到了。
"你...你不能这样!"赵母急了,"那些首饰是传家宝,怎么能随便卖掉?"
"传家宝?"江秀兰冷笑,"妈,您之前不是说要给建华用吗?现在怎么又成传家宝了?"
赵母被问得哑口无言。
"而且,我用我自己的东西买房子,有什么不对吗?"江秀兰继续说道,"这样孩子就有一个稳定的家了。"
赵建国听了妻子的话,心里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。
"秀兰说得对,我们用嫁妆买房子,这样孩子就有自己的家了。"他支持妻子的决定。
赵母看着儿子儿媳,心里又气又急。
她万万没想到,江秀兰会用这种方式来化解她的攻势。
第八章
看到赵母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江秀兰心里反而松了一口气。
她知道这一招很管用。
"妈,您觉得怎么样?"江秀兰故意问道,"我们用嫁妆买房子,这样既解决了住房问题,又不用麻烦您和爸。"
赵母咬着牙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她想反对,但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。
总不能直接说她想要那些首饰吧?
"你们想在县里买房子就买吧。"赵母最终妥协了,"但是孩子生下来,必须回家坐月子。"
江秀兰想了想,点了点头:"可以,但是坐完月子我们就回县里。"
"为什么一定要回县里?在家里不好吗?"赵母还是不死心。
"妈,我们在县里有工作,有生活。"赵建国解释道,"而且县里的教育条件更好,对孩子将来有利。"
赵母听了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她觉得儿子儿媳这是在嫌弃农村,嫌弃她们这些老人。
"你们现在翅膀硬了,看不起我们老家了是不是?"她阴阳怪气地说道。
"妈,我们没有看不起老家。"江秀兰耐心地解释,"我们只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"
"什么叫更适合?"赵母不服气,"在家里有什么不好的?"
"妈,您想想,如果我们回到村里,我和建国的工作怎么办?"江秀兰反问道,"我们现在在县里的工作都很好,收入也稳定。如果回村里,我们能找到同样的工作吗?"
这个问题确实无法回答。
村里的工作机会有限,而且工资也比县里低很多。
"那工作重要还是家人重要?"赵母继续纠缠。
"当然是家人重要。"江秀兰回答,"但是为了家人,我们更应该努力工作,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。"
"在村里就创造不了好条件吗?"
"妈,您实话实说,在村里,孩子将来的教育怎么办?"江秀兰直接问道,"村里的小学教学质量怎么样?孩子将来想上好的中学,有机会吗?"
这些问题戳中了要害。
农村的教育条件确实比不上县里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赵建国在一旁听着,也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。
他自己就是在村里长大的,深知农村教育的局限性。
"妈,秀兰说得对。"他支持妻子,"我们在县里生活,对孩子的将来更有利。"
赵母看着儿子坚决的态度,知道再争论下去也没用了。
"那建华怎么办?"她突然提起了小儿子。
"建华怎么了?"赵建国问道。
"他还在牢里呢。"赵母眼圈红了,"你们都走了,就剩我和你爸两个老人,他出来了怎么办?"
江秀兰心里冷笑。
赵母这是在打感情牌,想用建华的事情绑架他们。
"妈,建华的事跟我们在哪里生活没有关系。"她冷静地说道,"他做错了事,就要承担后果。我们不能因为他一个人,就改变全家的生活计划。"
"你怎么能这么说?"赵母怒了,"建华是你小叔子,你就这么狠心?"
"我不是狠心,我是在为我们的孩子考虑。"江秀兰摸着肚子,"妈,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有出息,而不是像建华那样。"
这话说得很重,赵母气得浑身发抖。
"你什么意思?你是说建华没出息?"
"妈,您自己说,建华现在是什么样子?"江秀兰毫不留情地说道,"二十三岁了,没有正经工作,还因为投机倒把被抓。您觉得这样的人有出息吗?"
赵母被问得哑口无言。
小儿子确实让她失望,但是她不愿意承认。
"建华只是一时走错了路,以后会改的。"她嘴硬道。
"那就等他改了再说。"江秀兰不给她留情面,"妈,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学坏。所以我们不会搬回村里,也不会让孩子从小就接触那些不好的影响。"
这话彻底激怒了赵母。
"江秀兰,你这是什么意思?你是说我们家都是坏人?"她指着江秀兰骂道。
"我没有说您是坏人,我只是说建华的行为不好。"江秀兰据理力争,"妈,您想想,建华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?还不是从小被惯坏的?"
"你胡说!"
"我没有胡说。"江秀兰看着婆婆,"妈,建华从小到大,您给他设过什么规矩吗?他做错事的时候,您教育过他吗?"
这些问题让赵母哑口无言。
确实,小儿子从小就被她宠着,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和约束。
"那...那是因为他年纪小......"赵母试图辩解。
"年纪小?他都二十三了!"江秀兰毫不客气地反驳,"妈,您看看村里其他二十三岁的男人,哪个像建华这样?"
赵建国在一旁听着,心里也觉得妻子说得对。
弟弟确实被家里惯坏了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"妈,秀兰说得没错。"他支持妻子,"建华的问题,确实是我们家教育方式的问题。"
"连你也这么说我?"赵母绝望地看着儿子。
"妈,我不是说您,我是说我们全家都有责任。"赵建国解释道,"包括我在内,我们都太纵容建华了。"
赵母听了,眼泪流了下来。
"你们都成了白眼狼!"她哭着说道,"我辛辛苦苦把你们养大,现在都来怪我!"
看到婆婆哭了,江秀兰心里也有些不忍。
但是她知道,这个时候不能心软。
"妈,我们不是怪您,我们是希望建华能真正改正错误。"她语气软了一些,"如果我们一直纵容他,他永远不会长大。"
"那你们就这样不管他了?"赵母哭着问道。
"不是不管,是让他自己承担责任。"江秀兰耐心地解释,"妈,您想想,如果建华这次不吃点苦头,他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吗?"
赵母擦了擦眼泪,心里也知道儿媳妇说得有道理。
但是感情上,她还是接受不了。
"那我们现在怎么办?"她无助地问道。
"等建华出来,让他自己找工作,自己养活自己。"江秀兰建议道,"您和爸不要再给他钱,也不要再帮他收拾烂摊子。"
"这样他能行吗?"
"行不行都得试试。"江秀兰坚决地说道,"妈,建华已经二十三岁了,是时候让他自立了。"
第九章
赵母在县里住了两天,最终还是无奈地回了村。
临走前,她拉着江秀兰的手,语气复杂地说道:"秀兰,我知道你是为了这个家好,但是建华毕竟是我的儿子......"
"妈,我理解您的心情。"江秀兰握着婆婆的手,"但是真正为建华好,就应该让他自己成长。"
赵母点了点头,眼里还是有些不舍和担忧。
送走了婆婆,江秀兰和赵建国开始认真考虑买房的事情。
他们去了县里的房管所,了解了购房的政策和流程。
在这个年代,个人买房还是比较新鲜的事情,但已经开始有人这样做了。
"秀兰,你真的要把嫁妆卖了?"回家的路上,赵建国有些担心地问道。
"嗯,卖了买房子。"江秀兰毫不犹豫地点头,"那些首饰放着也没用,不如换套房子。"
"可是那是你妈给你的嫁妆......"
"建国,我问你,是嫁妆重要,还是我们的未来重要?"江秀兰反问道。
赵建国想了想:"当然是我们的未来重要。"
"那就对了。"江秀兰笑了,"嫁妆只是东西,但是房子代表着我们的家,我们的未来。"
第二天,江秀兰就去找了县里的金店老板,把嫁妆估了个价。
那些金银首饰加起来,能卖八百多块钱。
在这个年代,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。
"老板,您看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出手?"江秀兰问道。
"马上就能出手。"金店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,"这些东西成色都不错,很好卖。"
"那您什么时候给我钱?"
"现在就可以。"老板爽快地说道,"八百五十块,现金交易。"
江秀兰心里一喜,比预期的还要多五十块。
"好,那我们现在就交易。"
拿到钱后,江秀兰和赵建国立刻去看房子。
县里新建了一个住宅小区,房子的质量还不错,价格也相对合理。
"这套房子总价一千五百块,首付需要五百块。"售楼员介绍道。
江秀兰和赵建国看了看房子,虽然不大,但是两室一厅的格局很实用。
"我们要了。"江秀兰当场决定。
签了购房合同,交了首付,剩下的一千块钱可以分十年还清。
拿到房产证的那一刻,江秀兰心里充满了成就感。
这是她人生中第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。
"秀兰,我们有自己的家了。"赵建国激动地抱着妻子。
"是啊,我们有家了。"江秀兰也很激动。
搬进新房子后,两人开始布置新家。
虽然家具不多,但是都是两人精心挑选的。
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了。
就在这时,村里又传来了消息。
赵建华出狱了。
"他现在怎么样?"江秀兰问带信的邻居。
"看起来瘦了很多,人也老实了。"邻居说道,"他一出来就说要找工作,再也不做那些投机倒把的事了。"
江秀兰心里冷笑。
建华这种人,好了伤疤忘了疼,过不了多久又会故态复萌。
果然,一个月后,又有消息传来。
建华又开始游手好闲了,整天在村里闲逛,也不去找工作。
"你妈让我问问你们,能不能给建华在县里找个工作。"赵父专门跑了一趟县里,向儿子儿媳求助。
"什么样的工作?"赵建国问道。
"随便什么工作都行,只要能挣钱就行。"赵父说道。
江秀兰在一旁听着,心里已经有了主意。
"爸,找工作可以,但是有条件。"她说道。
"什么条件?"
"建华必须先在村里找到工作,证明他真的想工作,然后我们再考虑帮他在县里找。"江秀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。
"这......"赵父有些为难,"村里哪有什么好工作?"
"不需要好工作,只要是正经工作就行。"江秀兰坚持道,"爸,如果建华连在村里找工作都不愿意,凭什么要我们帮他在县里找?"
赵父想了想,觉得儿媳妇说得有道理。
"那我回去跟建华说说。"
一个星期后,赵父又来了。
"建华说村里的工作太累,工资又少,他不愿意干。"赵父无奈地说道。
江秀兰听了,一点也不意外。
"爸,那就没办法了。"她毫不犹豫地拒绝,"建华既然看不上村里的工作,那就说明他根本不是真心想工作。"
"可是他总不能一直这样闲着啊。"赵父担心地说道。
"那是他自己的选择。"江秀兰冷静地说道,"爸,我们不能一直替他操心。他是成年人了,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。"
赵父叹了口气,知道再说也没用了。
"那你们什么时候回家看看?"他问道。
"等孩子生下来吧。"江秀兰摸着肚子,"到时候我们会回去坐月子。"
"那就好。"赵父欣慰地点点头。
送走了公公,江秀兰心里松了一口气。
她知道,建华这种人是不会真正改变的。
但是她也知道,只要她和赵建国不再纵容他,他就翻不起什么大浪来。
时间过得很快,江秀兰的肚子越来越大。
临近预产期的时候,两人开始准备回村里的事情。
"秀兰,我们真的要回去坐月子吗?"赵建国有些担心。
"没办法,我妈那边的压力太大。"江秀兰无奈地说道,"而且在村里坐月子,确实能省不少钱。"
"那建华......"
"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"江秀兰握着丈夫的手,"建国,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家,不管发生什么,我们都可以随时回来。"
赵建国点了点头,心里也踏实了不少。
确实,现在的情况和之前完全不同了。
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,有了稳定的工作,不再需要依赖任何人。
就算在村里遇到什么问题,他们也可以随时脱身。
第十章
怀孕九个月的江秀兰挺着大肚子回到了村里。
村里的人看到她,都很惊讶她的变化。
以前的江秀兰虽然漂亮,但是总是显得有些拘谨和小心翼翼。
现在的她,虽然怀着孕,但是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自信和从容的气质。
"秀兰回来了!"邻居们热情地迎接她。
"嗯,回来待产的。"江秀兰笑着和大家打招呼。
回到赵家,赵母看到儿媳妇,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"秀兰,快进屋坐下,别累着了。"她殷勤地扶着江秀兰。
"谢谢妈。"江秀兰客气地回应。
进了屋,她发现建华也在家里,正躺在床上看连环画。
看到嫂子回来了,建华坐起身,有些尴尬地打招呼:"嫂子,你回来了。"
"嗯。"江秀兰淡淡地应了一声,没有多说什么。
建华看起来确实瘦了很多,人也显得没有以前那么张扬了。
但是江秀兰知道,这只是表面现象。
"建华,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?"她随口问道。
"我...我还在找工作。"建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。
"找了多长时间了?"
"一个多月了。"
江秀兰点了点头,没有再说什么。
她心里明白,建华根本就没有认真找过工作。
当天晚上,赵母特意做了一桌好菜,为儿子儿媳接风。
吃饭的时候,气氛还算和谐。
"秀兰,你在县里过得怎么样?"赵母关心地问道。
"挺好的,工作稳定,生活也安逸。"江秀兰如实回答。
"那房子的事怎么样了?"
"已经买了,就等装修好了搬进去。"
赵母听了,眼神有些复杂。
她知道儿媳妇是用嫁妆买的房子,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。
"那些首饰都卖了?"她试探性地问道。
"嗯,全卖了。"江秀兰毫不隐瞒,"换了一套房子,很值得。"
赵母听了,心里更加不是滋味。
饭后,建华主动留下来洗碗,看起来确实比以前勤快了一些。
"嫂子,我听说你们在县里买房子了?"他一边洗碗一边说道。
"是的。"
"那房子大吗?"
"不大,两室一厅。"
"那以后我去县里的话,能不能在你们那里住几天?"建华小心翼翼地试探。
江秀兰看了他一眼,冷静地说道:"建华,如果你是去县里找工作,可以住几天。如果是去玩,那就不行。"
建华愣了愣,显然没想到嫂子会这么直接。
"我...我当然是去找工作的。"他连忙说道。
"那你先在村里找到工作,证明你真的想工作,然后再考虑去县里的事。"江秀兰重复了之前的条件。
建华的脸色有些难看,但是也不敢反驳。
他能感觉到,现在的嫂子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。
以前的嫂子虽然不愿意帮他,但是还会给他留面子。
现在的嫂子,完全不给他留任何幻想的空间。
第二天,江秀兰开始有了临产的征兆。
赵建国紧张地把她送到了县里的医院。
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努力,江秀兰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。
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,江秀兰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感动。
"建国,我们有女儿了。"她轻抚着孩子的小脸。
"是啊,我们有女儿了。"赵建国也激动得不行,"她长得像你。"
江秀兰笑了。
孩子确实长得像她,眼睛大大的,很漂亮。
"我们给她起个什么名字?"赵建国问道。
"就叫赵小雨吧。"江秀兰想了想,"希望她的人生像春雨一样,润物无声,顺顺利利。"
"好名字。"赵建国点头同意。
在医院住了三天后,江秀兰带着孩子回到了村里坐月子。
赵母看到孙女,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"这孩子长得真好看,像我们赵家人。"她抱着孩子爱不释手。
江秀兰在一旁看着,心里有些担心。
她担心婆婆会把孩子惯坏,就像当年惯坏建华一样。
"妈,小雨还小,不要总是抱着她。"江秀兰提醒道。
"没事,奶奶抱抱怎么了?"赵母不以为然。
"小孩子需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,不能随时随地都抱着。"江秀兰坚持自己的观点。
赵母有些不高兴,但是也不好反驳。
毕竟孩子是江秀兰的,她说话还是有分量的。
月子期间,建华偶尔也会来看看侄女。
每次看到他,江秀兰都会问一句:"找到工作了吗?"
建华总是支支吾吾地回答:"还在找,还在找。"
江秀兰也不再多说什么,她知道建华是什么样的人。
一个月后,江秀兰坐完了月子。
"秀兰,你们真的要回县里吗?"赵母不舍地问道。
"是的,我们的工作都在县里。"江秀兰坚决地说道。
"那小雨怎么办?这么小的孩子,你们能照顾好吗?"
"我们会想办法的。"江秀兰有信心,"而且县里的医疗条件更好,对孩子也有利。"
赵母还想说什么,但是被赵建国打断了。
"妈,我们已经决定了。"他支持妻子的决定,"等孩子大一点,我们会经常带她回来看您的。"
最终,江秀兰带着女儿回到了县里。
回到自己的新家,看着干净整洁的房间,江秀兰心里充满了满足感。
这里才是她真正的家,她和女儿的未来都在这里。
"小雨,这是我们的家。"她抱着女儿,轻声说道,"在这里,妈妈会给你最好的生活,最好的教育。"
孩子似乎听懂了她的话,咿咿呀呀地笑了。
江秀兰也笑了,笑得很灿烂。
这一世,她要为自己而活,为女儿而活。
再也不会像前世那样,把自己的人生浪费在那些不值得的人身上。
从此以后,每当建华或者赵母再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,江秀兰都会坚决拒绝。
她知道,只有这样,才能保护好自己和女儿的未来。
而赵建国,在妻子的影响下,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和有主见。
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愚孝的儿子,而是一个真正的丈夫和父亲。
几年后,建华依然没有什么出息,依然在啃老。
但是这一切,都与江秀兰无关了。
她和赵建国在县里过着幸福的生活,女儿小雨也健康快乐地成长着。
这就是江秀兰想要的人生——简单、幸福、有尊严。
微信阅读